北京小型商超便利店缺乏“限塑令”执行力
超市、限塑令商场、北京便利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小型行力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商超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限塑令”进行重申。店缺 记者走访发现,乏执很多大型商场、限塑令大超市早已将“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落到实处。北京便利但一些流动商贩较多的小型行力菜市场、街头小超市、商超便利店甚至便民菜摊往往最容易“掉链子”,店缺有的乏执商家还坦承:平时都是免费提供,一到有人来检查时,限塑令塑料袋就收费了。北京便利 菜市场 有人检查就收费 位于顺义区裕龙三街与顺康路交叉路口的小型行力鑫绿都中菜联盟是一处综合型菜市场,售卖的商品包括果蔬、肉蛋、粮油、水产、副食等,品类繁多。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时发现,市场内的塑料袋有偿提供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一处菜摊前,见有顾客询问菜价,摊主一边搭话,一边主动递上了一个塑料袋。记者观察发现,这处菜摊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塑料袋成沓地挂在外侧,供顾客随意取用,而是顾客挑好菜递给摊主,摊主在称重的同时直接装袋。不一会儿,这位顾客挑好了三四样蔬菜,每一样都单独装在了一个塑料袋里,可直到付完钱,摊主也没有提示塑料袋需要收费,最终也没有向这位顾客收取塑料袋的费用。可就在这位顾客离开前,因为觉得手上的袋子太多不方便拿,想向摊主多要一个大塑料袋,这次,摊主却明确表示:“大的收费,5毛一个,要吗?” 市场里一位水果摊主告诉记者,“有的客人买四五样东西,不可能每装一样就跟人家要一个袋子的钱吧,所以现在要是上头有人来检查,我们就收费,不检查的时候还和以前一样,就不要钱了。” 小型购物中心 是否收费不统一 位于白石桥地铁站旁的肥桃生活广场,是个集购物、餐饮、药店等多家店铺于一体的小型购物中心。 在地下一层一家名为“鑫康济堂”的药店内,穿着白大褂的销售人员特意在收银台电脑屏幕背面贴上了A4纸打印的塑料袋收费标准,“大袋0.2元/个,小袋0.1元/个”。购买了几盒药品后,记者假装没有注意到告示,顺口说:“帮忙装个袋。” 销售人员立刻指了指收银台前的塑料购物袋收费标准,问:“要大袋?小袋?” 购物中心中所有店铺都开始对塑料购物袋严格收费了吗?记者注意到,像是物美超市、屈臣氏等店铺,早已严格实行塑料购物袋收费政策,但购物中心内仍有一些小店的塑料购物袋不光免费,还主动提供。 小超市 塑料购物袋随便拿 紫竹院南路路边,阿林生活超市是家私人经营的小店。在店内逗留了一会儿,记者发现,来购物的附近居民“自取”塑料袋时十分随意。买盒草莓装个袋、抓把樱桃装个袋、买俩西红柿装个袋、买瓶饮料都得再拿个袋装上,有时一个人就能拎走七八袋东西。但店主似乎毫不在意,结账时并没有额外加收塑料购物袋的费用。 在西外大街路边的一家京东便利店,记者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店铺内的免费塑料购物袋挂在蔬菜、水果的货架上,敞开供顾客取用。店内并未发现任何与塑料袋收费相关的标识,只有墙上贴着一张“节约用袋”的提示语。 街头便民菜摊 销售人员帮忙“袋套袋” 疫情期间,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果,自2月18日起,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新街社区联合辖区超市,将新街社区紫竹院南路20号院门口的春风书屋临时改为便民“抗疫提货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书屋门口的小空地上,用长条桌拼起了临时的蔬果销售摊位,身穿统一蓝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摊位旁的顾客挑菜、称重。而称好重量的蔬菜、水果,则分门别类塞进不同大小的塑料袋中,最后,工作人员还贴心地将一袋袋打包好的蔬果归拢,统一装进超大号的塑料购物袋中。(张楠 王天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发布 各项指标显著提升 国产奶可放心饮用
- 黑龙江江川农场预计2020年产水稻18万吨
- 哈萨克斯坦首次用集装箱向中国出口玉米
- 2019年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析
- 第十五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召开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河南开建:从源头保障粮食安全
- 江西1000批次专项抽检护航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
- 福建省罗源县成立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组
- 安达首届国际乳业文化节开幕
- 粮食进口若超10%将对全球构成冲击
- 云南近3000万元援鄂物资运抵咸宁
- 广东省江门市技术指导水稻高质量生产
- 中国奶酪人均消费量仅0.1公斤 市场潜力巨大
- 今冬河北省47个县200万亩耕地休耕
- 青海省大通县建5000亩高标准油料生产基地
- 广西东兴市东兴镇举行丰收节
- AHF宣布收购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工厂
- 浙江将集聚发展35条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 四川省启动“利剑”整治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湖南省岳阳市种植早稻60万亩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