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头伏芝麻二伏豆,大头晚粟种到立秋后。抓住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秋粮确保大豆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生产关键期。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的粮食四分之三,抓好粮食生产的安全“大头”,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大头才能为全年的抓住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春耕夏耘,秋粮确保农业生产的生产性质就是与汗水相伴、环环紧扣。粮食今年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安全早稻也有望丰收,大头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抓住秋粮主要包括玉米、秋粮确保中晚稻和大豆。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说全年丰收有较好基础。 如今的秋粮,既是“米袋子”,又连着“菜篮子”。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百姓餐桌品种是否丰富,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能否满足? 秋粮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稻谷是重要的口粮品种,这饭碗要稳稳端在自己手上;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用于制作豆腐、豆浆等,关系着健康营养和舌尖上的美食。 抓好今年秋粮生产,首先要抓好防灾减灾。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期,南方一些地区遭遇台风和洪涝影响,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情。相关地区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及时排涝除渍,做好生产资料调剂调运,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受旱地区迅速落实科学抗旱各项措施。 抓好秋粮生产,要多措并举,实现虫口夺粮。当前正值玉米病虫害高发期,全国农技中心会商也预计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各地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理化诱杀、人工除杀或化学防治。相关边境地区要继续强化黄脊竹蝗监测,实施分区治理,确保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技术进村入户;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把高效绿色的种植技术落实到田头。通过科技护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再迎一个丰收年。(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周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希望六和入围“2019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孩子腹泻、便血竟是牛奶惹的祸 初步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
- 水肌因透明质酸钠牛奶获造物者创新产品大奖 突破乳制品创新壁垒
- 呼和浩特:全产业链发力 “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
- 高价骆驼奶营养价值真比牛奶高吗
- 我国新一代奶粉研制项目启动
- 伊利高质量发展成果闪耀消博会 引领奶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 国家级绿色工厂!蒙牛Get了30家
- 邢台建设高端奶源基地全产业一体化发展
- 如何看待生鲜乳过剩现象
- 奶业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
- 品牌日·贵州刺力王:传承贵州特色,打造饮品新标杆
- 澳优乳业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63.8% 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
- 匠心筑梦 用科技力量赋能奶业振兴
- 如何看待生鲜乳过剩现象
- 锦旗生物打造世界级益生菌制造工厂
- 河北保定市加快智能奶牛场建设
- 北海牧场第二座工厂落成 重点加码常温线产能
- 蒙牛:构建沙漠绿色产业链 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样板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 伊利为“美丽中国”建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