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气象灾害普查助力龙口夺粮
江西是江西农业大省,也是气象全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助力分布广、普查频率高。龙口农民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夺粮关注度高,这也对气象部门为农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西 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气象江西将气象灾害普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开展,灾害助力全省组织近350人参与其中。普查为更好推动普查工作规范进行,龙口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实施各项普查工作方案、夺粮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细则等文件,江西指导组织技术专家赴市县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现场培训,气象并通过“线下+线上”结合方式在全省开展气象灾害危险性制图、灾害助力普查数据汇交和审核等技术培训。通过近三年的普查,江西摸清了全省11个市110个县(区)的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台风、综合共10类元数据底数,建成江西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为普查成果的应用夯实了基础。 “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重大,我们利用暴雨、低温、高温等历史特征值统计和致灾危险性评估等普查成果,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的气候适宜性、关键生长期气象条件等气象因素的研究,减少因各类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损失,有力助力龙口夺粮。”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张瑛告诉记者。 据悉,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基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针对春季低温、高温热害、寒露风等气象灾害,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方案》,指导县市合理开展防灾工作。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大县、特色作物种植集中区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示范园区,部署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气象探测设备,及时掌握当地气象条件变化。同时,通过遥感监测、气象加密观测等方式加强对环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发区)、赣东北区域(高温热害、低温冻害频发区)、吉泰盆地(高温热害、水旱灾害频发区)、赣抚平原(高温热害、洪涝灾害频发区)等重点影响区域的监测和预报,对此类地区多种气象数据实现心中有数。 去年,江西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天气。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蔡哲介绍:“去年7月,针对高温干旱天气,省农业气象中心组织油茶技术服务专家组开展高温干旱对油茶生产的影响调查服务工作。”专家组对油茶长势、病虫害、土壤墒情进行调查,现场向油茶种植大户讲解如何做好灌溉保墒、培蔸覆盖及防治病虫害等,同时将油茶抗高温干旱技术手册送至种植户手中。同年8月底,省农业气象中心赴瑞昌市、庐山市和永修县等地调查高温干旱对水稻、茶叶、棉花、水产、柑橘等作物的影响,持续发布高温热害风险预警8期,技术服务产品11期,把农户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春季阴雨天气对春耕春播也带来不小挑战。据介绍,去年春耕春播期间,江西省气象局制作发布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风险等级和早稻播种适宜度等级等精细化服务产品,旨在指导农户科学、适时提早播种早稻,帮助种植户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有效抵御了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影响,降低农作物在生长关键期遭遇“倒春寒”“小满寒”等风险,实现提前半个月抢收,平均每亩增产50余斤。(王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省成立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
- 河南孟州:36万多亩小麦进入播种关键期
- 各地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 耐盐大豆新品系亩产达270公斤以上
- 国产生鲜乳抽检合格率高于进口乳品
- 亩产300公斤 浙江舟山六横试种紫糯米获成功
- 各地加强田间管理 夯实丰收基础
- 陕西榆林:谷子高粱迎丰收 助力农户增收
- 宁夏力争2025年实现生鲜乳总产量550万吨
- 咸阳市“三秋”农机化工作基本结束
- “中国优质大豆之乡”黑龙江海伦市打造全国大豆定价交易中心
- 临汾市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 三元食品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斩获四项大奖
- 河南麦播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 湖南桃江: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黑龙江齐齐哈尔:扩面积、提单产 大豆迎来丰收年
- 新希望六和入围“2019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 安徽怀宁县年丰村:300亩紫薯迎丰收
-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加强田间管理 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 福建漳平: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丰产丰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