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01万亩
眼下正值秋收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合肥黄金期,合肥各地抢抓有利天气,累计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积万“巴掌田”等零碎小田块不断减少,高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连片成方的准农“大田”不断涌现。截至目前,田面全市5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进度达85%以上,合肥总面积达30万亩。累计 昔日“荒田”变“良田” 3100余亩土地实现小麦应种尽种 12月6日,建成积万在巢湖市烔炀镇合裕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高标施工人员正忙着铺设路基,准农整修沟渠。田面抬眼望去,合肥眼前的累计农田已经全部“翻新”,土地方正,建成积万地块分明,高标准农田已经初具规模。 合裕村村书记颜旭初告诉记者,合裕村是典型的人口外流村,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村民守着零星的几亩薄田,靠天吃饭,收入远不及在周边打零工。时间久了,村民们不愿意在土地上费心思,村里的不少田块就渐渐成了“撂荒地”。 今年6月底,合裕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增加泵站解决用水等项目,包括田网、渠网、路网、电网等田间基础设施。最高峰时,100台机械在村里的田间地头作业,目前31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到12月底能够竣工,昔日的“抛荒田”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们通过招标的方式,把这些农田承包给种粮大户,现在田里都种上了小麦,正在陆续出苗。”颜旭初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也给村里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后,创造了更多务工岗位,今年小麦播种期,带动了20多位村民务工。农户还可以领取300元/亩的补贴,有的村民一年可以领取3000多元收入,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中。 今年项目总体进度达85%以上 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01万亩 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合肥全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截至目前,今年5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进度达85%以上,总面积达30万亩,总投资10.96亿元。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01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5.5%,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64.8%,耕地质量等级由2020年的4.79提高到2022年的4.67。 “高标准农田有‘三高’,一是农田质量高,二是产出能力高,三是资源利用效率高。”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叶群慧介绍,从调查了解情况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出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产能一般提高10%至20%,药、水利用率一般提升15%至30%,规模化经营比例比一般农田高30至40个百分点、机械化水平高15至2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高40多个百分点,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收。 “近年来,虽然我市多次遭遇极端天气,但粮食总产仍维持在290至300万吨,高标准农田功不可没。”叶群慧表示,合肥在全国率先从市级层面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导则,实行分区域、分地块、分土地类型差异化整治,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此外,合肥抢抓增发国债等机遇,提前谋划和推动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卫晓敏 高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西安阎良区2020年羊乳年销售额或超10亿元
- 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做好夏季粮油收购
- 信息技术给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 宁夏将打造25个富硒农产品品牌
- 宁夏将多措并举加速奶产业发展
- 山西省首届粮食产业经验交流会举行
- 海南优质农产品抱团“闯”冬交
- 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开幕
- 伊利深化全球集智布局大健康产业
- 内蒙古开通粮食收储”绿色通道“保障售粮顺畅
- 海拉尔农垦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
- 超级杂交稻 书写人类反饥饿史上光辉篇章
- 海普诺凯1897·萃护系列新品全球首发!
- 商务部:12月9日至12月15日 食用农产品小幅上涨 总体平稳
-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提前谋划备足农资
- 宁夏将打造25个富硒农产品品牌
- 妙可蓝多回应被蒙牛收购传闻
- 陕西省杨凌区出台25项春耕保障措施
- 福建21个产粮大县获粮食风险金补助
- 临夏县高原夏菜种植实现“一亩菜十亩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