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罐底号码被刮 消费者担心有问题
近日,奶粉杭州的罐底陈先生买了6罐奶粉,发现罐底的号码信息被人为刮掉了,他怀疑奶粉存在质量问题,被刮将情况投诉至黄湖市场监管所。消费心
执法人员回忆称,问题3月中旬,奶粉陈先生在当地的罐底一家母婴店购买了6罐由荷兰生产的“海普诺凯”婴儿配方奶粉。当天,号码在准备给宝宝冲奶粉时,被刮陈先生发现罐底的消费心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都被刮掉了。问题陈先生怀疑是奶粉人为所致,担心奶粉质量存在问题。罐底
接到陈先生的号码投诉后,黄湖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母婴店进行调查。母婴店负责人曾女士表示,陈先生购买的6罐“海普诺凯”奶粉的确是从她店里买的,她的奶粉都是正规渠道拿的货,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但陈先生并不认可商家的说法,“奶粉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信息都没有,怎么能确保质量没有问题?”面对陈先生的质疑,商家道出了个中缘由。原来,奶粉罐底被刮掉的四组编码分别代表物流码、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生产批号,到店前就已经被刮掉了,陈先生购买的“海普诺凯”奶粉属于控货产品,只能在指定区域内的门店进行销售,很多代理商为了提高业绩,会把限本地区销售的奶粉销往外地,为了不被查到供货源头,会在铺货时特地将物流码等相关信息刮掉。
根据曾女士的说法,执法人员联系了该品牌奶粉中国总代理海普诺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求证,公司证实了这个说法。
那这些奶粉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呢?公司负责人表示,“每罐奶粉都有自己的编码,如果编码不全,他们也无法追踪这些奶粉,难以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针对上述情况,黄湖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该事件进行立案调查,暂扣了6罐奶粉,商家退还陈先生2290元购买奶粉的货款。
在此,区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破坏商品物流码、生产日期等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防止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白银市街头现挤现卖羊奶存在染“布病”隐患 建议市民避免购买
- “皖美粮油”量质均居全国前列
- 安康市汉阴粮食产量实现稳定增长
- 技术升级 让土壤“深呼吸”
- 信息平台助力鲜牛乳销售
- 创新赋能品质引领 益海嘉里金龙鱼为健康消费注入活力
- 培训提升女农牧民经营管理能力
- 江苏实施“五大行动”推动粮食单产提升
- 液态奶市场渐趋饱和 奶酪或成我国乳制品市场增长点
- 湖北钟祥市:用好“三品”做强“一袋米”
- 国网石狮市供电公司:贴心服务 让海鲜更鲜
- 黑龙江:放心粮油企业受表彰
- 中国已成爱尔兰第二大乳制品出口国
- 黄山市徽州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乡村振兴“希望田”
- 桂林4个水稻产业中心全面开建
- 国网石狮市供电公司:贴心服务 让海鲜更鲜
- 《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发布
- 藤椒油会致呼吸道麻痹?
- 中国食品安全网广告刊例
- 岁稔年丰庆收获——各地举办丰收节活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综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