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将在寒冬过后迎来暖春?
如果说最近的三年了葡萄酒圈儿还有什么热词,恐怕非澳大利亚葡萄酒莫属了。利亚 就在这两天,葡萄高层时隔7年再度友好互动,寒冬释放出了将在旅游、过后贸易等领域务实合作的迎暖积极信号,并极大程度地提振了相关产业的三年了信心。特别是利亚葡萄酒,作为澳中贸易的葡萄重要板块或将重迎利好,也让两国的寒冬酒商们开始期盼起来。 事实上,过后自进入到2023年,迎暖市场层面就不断有“澳大利亚葡萄酒有望回暖”的三年了消息流出,相关报道更是利亚不绝于耳,直到三季度,葡萄官方才正式发布消息: 9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愿与澳方相向而行来,推动‘一揽子’解决葡萄酒案。” 10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澳世贸争端案答记者问:“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 一时间,“澳大利葡萄酒的现状”“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媒体也对相关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并明确指出,中国同意继续推进解决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关税,审查过程预计将耗时五个月。 “如果以11月份为起始月开始审查,澳大利亚葡萄酒将有望在明年3、4月份迎来税率上的变动。目前看,相关变动还是充满不确定性,不过不排除完全回归到此前享受零关税的状态。”有葡萄酒进口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靴子落地”前一切都有可能,但有了大致的时间表,酒商们的确更有盼头。 “应该说市场是持欢迎态度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有自己的优势和基础。如果关税能回到零,估计将重回中国进口酒市场前三的位置。”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葡萄酒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不高,但澳大利亚葡萄酒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是事实。只要价格优势还在,失去的市场终将会回来,只是重新霸榜难度较大。 对此,行业基本上都达成了共识。业界普遍认为,无论如何,澳大利亚葡萄酒恐难回巅峰。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中国累计进口葡萄酒19.27万千升,同比下滑27.1%;金额为64.0亿元,同比下滑10.7%。其中9月份进口葡萄酒1.71万千升,同比下滑29.3%;金额为6.64亿元,同比下滑12.6%。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5年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上,“收敛”一直是主旋律,这种格局恐在未来还将持续,应该不会也不可能会因为一国葡萄酒的税率变动就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目前,全国保税港内依然还有大量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是在双反政策实施前屯驻的。经过3年的时间,这些酒很有可能会因为酒质的变化还有果香的消退在关税调整后被降价处理。”GVS总经理陈子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那些摩拳擦掌等待关税优惠的进口商们,极有可能在政策刚一开放,采购定金一打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大量低价的产品“当头棒喝”。 “关税的调整,可能不是开放一片蓝海,而是比一个以前还要惨烈的战场。”陈子豪如是说。 的确,不管是中国葡萄酒市场,还是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链,都和三年前大有不同,如果拿着过去的思维向未来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下一步,如何在变化中寻找新的机遇与突破,恐怕是中国酒商和澳大利亚葡萄酒企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 到底澳大利亚葡萄酒是否能在寒冬过后迎来暖春?(张瑜宸)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健康+赋能 伊利引领乳业高质量发展
- 源本的蔬菜配送软件与普通ERP系统的区别
- 哈尔滨市通河县全面展开水稻育苗“智能化”浸种催芽工作
- 餐饮食材配送系统的前景怎么样?
- 第二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在京召开
- 传统生鲜供应链的弊端
- 打击农产品走私 为农产品贸易秩序护航
- 应强化香油监管力度 保障香油饮食安全
- 陕西陇县打造200亿元生态羊乳产业集群
- 湖南永州扛牢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召开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部署会
- 吉林省科技助力春耕工作 “护航”粮食安全
- 第三届中国优质乳工程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举行
- 建议收藏备用!春节食品生鲜消费大数据出炉,食配企业应把握啥新趋势?
- 玉米价格或将出现持续下降
-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类商品价格连续第十个月上涨
- 新希望乳业“三新”战略助推品牌多维升级
- 生鲜配送信息系统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湖南省湘潭县精准监督 为粮食安全护航
- 生鲜配送ERP系统的管理涉及什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