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涡阳:产粮大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安徽亳州市涡阳县立足“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的涡阳区域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产粮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大县的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业产业化 做好“粮头食尾”文章 延伸粮食和农业产业链 地处黄淮海平原南部的发展涡阳县,是安徽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涡阳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产粮同时,涡阳县坚持打造粮食和农业全产业链,大县的农以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业产业化 作为农业大县,发展涡阳在良种繁育方面优势明显。安徽该县先后培育出皖麦38、涡阳涡麦9号等农作物优良品种60余个。产粮2022年小麦良种繁育面积超20万亩,种子生产加工能力突破8000万公斤,获评国家级制种大县(小麦)。 涡阳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全面推进小麦订单生产。依托安徽金沙河面业、安徽正宇面粉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企业+科技+基地+农户”运行模式,该县建立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2022年专用品牌小麦订单生产172万亩,订单生产比例提高至93.4%。 2020年,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牵头,涡阳县组织相关科研机构、种子企业、面粉加工企业等构建小麦全产业链联合体,实现从种子到食品无缝对接。全县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粮食加工龙头企业11家,年产值超40亿元。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涡阳县日处理小麦能力7200吨以上。 发挥龙头企业与产业园带动作用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涡阳县注重发挥龙头企业“领头雁”作用和产业园带动作用,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金沙河面业2019年落户涡阳,2022年实现产值18.6亿元,2023年预计产值突破20亿元。根据未来发展需求,该企业启动建设涡河码头仓储物流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从农业种植、仓储、加工、销售、运输、服务为一体的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位于涡阳县龙马工业园区的安徽正宇面粉已建立32.6万亩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形成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022年10月,正宇食品产业园在涡阳开工奠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麦”产业格局。 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则围绕大豆产业做文章,打造黄淮海高产高效大豆种植高地、高蛋白高附加值豆制品加工聚集区。目前园区已签约引进部分豆制品生产项目,打造大豆精深加工产业链。 因地制宜探索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涡阳县支持龙头企业和园区探索创新股权式等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利益关系,切实提高农民收益,提升农民获得感和种粮积极性。 涡阳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广了“股权农民+职业农民+合作社”股权联盟模式。合作社以资金入股、职业农民以技术服务入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户负盈不负亏,按照职业农民50%、合作社30%、农户20%的比例分红。安徽正宇面粉以“龙头企业+服务主体+村集体+基地+小农户”的合作模式,在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基地产出的净利润由农户、村集体和托管方按照8:1:1的比例分成,实现多方受益。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实施“公司+社会资本+村集体+大户+金融(保险)+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销”以及“订单式种植(回收)”的全托管服务,让农民“土地有租金、初加工服务有薪金、入股有股金”。 涡阳县将进一步做实产业强农文章,牢牢守住“粮袋子”“菜篮子”,加快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阮步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精准饲养技术助力发展绿色奶业
- 我国夏粮主产区麦收进度过六成
- 夏粮主产区收获小麦近八成
- 山东:农机服务“全链条”无缝衔接
- 新疆1批次纯牛奶检测不合格
- 食用油种类愈加丰富 消费者可通过配料表选择食用油
- 系统运行智能检测中心保障业务高效稳定运行
- 河北石家庄:430万亩小麦陆续开镰
- 睡前一杯奶 未必适合每个人
- 销售账款对账结算慢?那是你还没使用这个工具!!
- 全国耐盐碱小麦大面积开镰收割
- 如何利用生鲜SaaS系统提升生鲜产品质量?
- 国内首款免疫球蛋白羊乳产品推出
- 全国耐盐碱小麦大面积开镰收割
- 成本结转有疑惑? “移动加权平均”与“加权平均”成本结转不相同
- 贵州遵义: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
- 宁夏渐成国内知名奶源地
- 如何利用食材配送软件进行农产品精准营销?
- 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1.37亿亩
- 江西永修:因地制宜 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