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牵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动产业创新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甜甜)科技创新是伊利行业升级的“助燃剂”。为推动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牵手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11月13日,中国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举办之际,食品伊利集团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多年良好合作的科学基础上,共同签署从2020到2030年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推动伊利集团副总裁刘春喜等出席签约仪式,产业创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伊利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牵手伊利作为乳品行业科技创新的中国探路者和主力军,此次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成功签约,食品不仅为中国食品科技界与企业界开展合作开创了行业先河,科学更将为中国乳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创新的技术源头活水,成为践行潘刚董事长“激活长板优势、推动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观点的实际举措。 伊利集团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刘春喜表示,伊利已经在全球构建了一张覆盖资源、创新以及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而基于这样的优势互补,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合作可以发挥双方的资源与桥梁优势,拥有广阔的空间。正如刘春喜所言,伊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作为行业龙头的“长板效应”,大力推进“智慧乳业”战略构想,建立起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在产业链上游,伊利运用创新理念提升奶源建设和基础研发水平,让奶牛生产更高品质的牛奶;在产业链中游,伊利建立起从生产、加工到流通一体化的智能工厂,无数装箱机械手臂、码垛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工作;在产业链下游,伊利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手段,与消费者共同创造新产品。就在前不久,“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在呼和浩特正式启动,将以乳业产业为核打造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中国乳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去年4月,在2018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伊利曾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签署协议,通过在乳制品科技与产业、乳制品安全与标准法规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搭建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有效沟通平台。此次双方再次携手,将在去年合作基础上,从“搭平台、建机制、强认知、育人才”等四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铸起乳品乃至食品科技领域跨学科、跨国界的资源与智力高地,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基础。 可以预见,伊利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战略合作将以食品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打出一套创新“组合拳”,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火炬”越燃越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1批次酸奶检测不合格
- 大豆主产区进入集中收获期
- 安徽歙县:六万亩菊花迎来采摘季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上央视登《国家地理》 为你探秘6次捧回“食品诺奖”的现代牧业
- 河南卫辉:50万亩冬小麦进入适播期
- 全国秋收有序推进 粮稳物丰硕果累累
- 甘肃:整治撂荒地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黑龙江推进乳制品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 秋冬种全面展开 各产区多措并举提升质量
- 福建闽清:水稻进入收获季 机械化收割节本增效
- 河北张北:马铃薯种薯丰收 田间地头收获忙
- 雀巢推出全新适合全家亲和吸收的A2奶粉——“雀巢怡运”“舒淳”
- 河北张北:马铃薯种薯丰收 田间地头收获忙
- 机收减损新风尚 秋粮入住“智能仓”
- 黑龙江实施大豆科技自强“伙伴行动” 与各层次“伙伴”联手奋“豆”
- 陕西乳制品产业近年快速发展
- 商务部:保障国庆假日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物丰价稳
- 全国秋收过六成 各地加速推进
- 宝鸡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用植物油生产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