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随着现代化高标准牧场不断增加,国际奶牛疾病防治工作在牧场中的奶牛重要性愈加凸显。奶牛生病不仅增加牧场成本,疾病技术也会影响产奶量,防治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经济效益和未来的研究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中心8月23-25日,成立2019国际奶牛疾病大会暨美国乳房炎协会(NMC)区域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际 大会现场 会议开幕式公布,“国际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心”成立。疾病技术据介绍,防治目前,研究该中心含有9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单位,中心未来将在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成立兽药开发等领域进行合作,国际在各机构共同关心的领域对学术出版物和信息进行交流,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心”瞄准前沿科技,将推动对奶牛疾病防控的长足发展,为中国的奶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由中国奶业协会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与利拉伐多位专家联合编写的《奶牛乳房健康和乳房炎防治指南》也在开幕式当天正式发布。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牧场面临着人员短缺、生产成本升高、操作生产不规范等问题,为了推动奶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奶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即规范生产操作标准,加快技术的推广落地。据了解,该《奶牛乳房健康和乳房炎防治指南》汇集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多年来的牧场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针对中国奶牛场的现状和常见问题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性建议;内容围绕牛舍和奶厅的管理、挤奶设备、挤奶流程、乳房和乳头保健、泌乳期临床乳房炎管理、干乳期管理以及奶牛饲养管理等环节,提出了乳房炎防控的具体操作技术规范,为有效提升奶牛乳房健康的管理水平和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9国际奶牛疾病大会以“把握乳业发展新脉搏、推广奶牛养殖新理念”为主题,以加强奶牛疾病防治为出发点,设置了主论坛、分论坛、高层专家研讨、课程培训、参观等多种会议板块。 在主会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做了《奶牛乳房感染菌及其耐药性问题》主题报告,为与会嘉宾答疑解惑;五个会前专场,分别奶牛繁殖、奶牛营养及牧场管理等方面与牧场精准对接,四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乳房炎防治与乳品安全”、“奶牛重大疫病防控”、“牧场管理与生物安全”、“奶牛普通病防治”四方面内容展开;中国农科院国家饲料药物基准实验室主任李秀波等多位专家亲临现场,授课演讲,分享新形势下的国际最新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内容涵盖疾病诊断、疾病预防、安全用药等多个领域。(沈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科迪乳业再度重启收购科迪速冻
-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发布
- 青岛即墨:让种子插上“数字化”翅膀
- 水利部: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 农垦乳业联盟发布《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产品标准 生鲜乳》
- 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的关键
- 山东位山灌区打造数字高效灌区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促消费组合拳 助燃城市“烟火气”
- 兰州强加监管生鲜乳和散装牛奶生产经营行为
- 山东菏泽:抢抓育苗有利时机 为丰收打好基础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保供稳价基础扎实
- 农业农村部:防灾减损重点从四方面着力
- 产业动态畜牧专家非洲授业解惑
- 保粮食稳产增产 多措施落地落实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保供稳价基础扎实
- 河南滑县:加强田间管理 抵御寒潮天气
- 河北省137批次乳制品抽检全部合格
- 云南红河:传统八宝饭 舌尖上的乡愁
- 四川500万亩再生稻平均亩产有望超150公斤
-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 年货市场购销两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