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我国三大主粮农业保险 稳定种粮农民收益
中国财政部、主粮种粮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民银保监会近日宣布,保险扩大稻谷、稳定小麦、收益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主粮种粮稳定种粮农民收益,农业农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中国将在河北、收益内蒙古、主粮种粮辽宁、农业农民吉林、保险黑龙江、稳定江苏、收益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产粮大县,针对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投保农户实施保费补贴。 其中,完全成本保险,即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种植收入保险,即保险金额体现农产品价格和产量,覆盖农业种植收入的农业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和意外事故等;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农产品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原则上,两种保险的保障水平最高均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 保险保障对象为全体农户,包括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2021年覆盖500个产粮大县,约占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的60%。2022年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29日介绍,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坚持自主自愿,体现金融普惠等原则,各地结合财力状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取消农户自缴比例限制,在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补贴45%,对东部地区补贴35%。 负责人表示,随着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户风险保障需求日益增长,但保障水平仍以直接物化成本为主,约为生产总成本的40%,难以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2018年开始,在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共6个粮食主产省份的24个产粮大县开展了为期3年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要求政策扩面的呼声很高。为回应社会关切,财政部研究制订了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提标政策。 负责人强调,“农民种粮,保险护航”,在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就是农民的“定心丸”,基本可以让投保农户“旱涝保收”。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财政支持是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85.39亿元,为1.89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13万亿元,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果放大145倍。(赵建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邢台建设高端奶源基地全产业一体化发展
- 山东胶州红薯制品品牌效应提升城市形象
- 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合作社 玉米生产过程全包
- 台风“利奇马”致使浙江农业经济损失约145.7亿元
- 2018上市乳企业绩风云榜,市场格局或生变
- 广元市昭华区着力打造王家贡米品牌 推进优质稻米扩面提质
- 9月份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普遍下跌
- 福建21个产粮大县获粮食风险金补助
- 疫情不解捐赠不停 蒙牛持续保障武汉方舱医院乳品供应
- 杂交水稻有望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制种
- 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开幕
- 2019天津小站稻振兴峰会举行
- 三元全新广告片诠释新鲜品牌态度
- 临夏县高原夏菜种植实现“一亩菜十亩粮”
- 山东胶州红薯制品品牌效应提升城市形象
- 江苏南京江宁区:湖熟稻花节暨菊花展庆丰收
- 惠氏和飞鹤旗下奶粉变更配方获批
- 安徽潜山市全力抗旱保苗促秋粮丰收
- 湖南省常德市计划年产粮900余万亩
- 国家小麦良种攻关培育出一批绿色新品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