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博馆第五届水稻秋收科普活动启动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中国10月13日上午,园博中国园林博物馆启动第五届水稻秋收科普活动,馆第30组亲子家庭应邀来到园博馆生态种植体验区,届水下田收割京西稻,稻秋动启动感受田园生活的收科惬意与园林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享受“丰收”的普活乐趣。 30组亲子家庭冒雨收割京西稻。中国 金灿灿的园博稻谷,沉甸甸的馆第稻穗。一对对亲子家庭手持镰刀,届水脚踩雨靴,稻秋动启动深入水田,收科挥洒汗水,普活体验着京西稻收割的中国乐趣。“收割水稻过程看着简单,其实动起手来还是很吃力。”带孩子来体验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不仅带孩子学习了京西稻知识和园林农耕文化,也深刻体会到劳作的辛苦。“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一位参与体验活动的孩子表示。 同时,在园博馆多功能厅内,科普老师还为市民朋友带来一场园林农耕文化科普讲座。 据悉,北京地区水稻种植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东汉时已有明确记载。京西稻,因在北京西部种植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培育栽种,迄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任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季度乳品市场增速良好 国产品牌占比领先
- 元宵节临近 传统美食唱主角
- 陕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 耕地和种子——粮食增产两大关键
- 红星美羚新品亮相印度尼西亚国际食品展
- 农业农村部:建设创新灵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 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江苏:农资先行备春耕 不误农时保供应
- 婴幼儿食品安全无小事 奶瓶奶嘴安全一样重视
- 云南楚雄:五种模式巧解稳粮增收“双赢”难题
- 农业农村部:聚焦提高粮食单产 种子培育潜力巨大
-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 宁夏第一杯本地牛奶从这里走上百姓餐桌
- 青海最大农业区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产45万吨以上
- 四川眉山:77.6万亩玉米开始播种
- 生活服务业回暖 餐饮业迎来“开门红”
- 这几组数据可以证明国产牛奶是否安全有营养
- 贵州仁怀市:红高粱种出“红日子”
- 现代化生产营销 “土特产”变“抢手货”
- 江苏:农资先行备春耕 不误农时保供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