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威胁粮食安全 选育新品种保产增效
阳春三月,小麦胁粮小麦关键拔节期,赤霉但也是病威保产病虫害高发期。3月20日,食安记者驱车前往江苏省高邮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看到,全选示范区连片的育新麦田里,绿油油的品种苗儿长势喜人。 “这是增效我们科研团队历时16年持续攻关,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小麦胁粮在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的赤霉可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的病威保产‘双抗’优质高产新品种‘扬麦’33号。它综合性状优良,食安丰产性更好。全选”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育新 小麦赤霉病是品种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病害,也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真菌毒素还可能污染食品和饲料,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曾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其中2012年达1.7亿亩。 “在我国小麦种植区普遍都是采用化学方法来抑制赤霉病的重发。有时施三到四次化学农药,仍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程顺和说。此外,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残留,既增加成本、破坏生态环境,又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突破关键技术,选育高抗小麦新品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办法。20世纪40年代,我国开始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20世纪90年代,程顺和院士提出“选用综合丰产性好、赤霉病轻的亲本配组,后代注重综合丰产性好,兼顾以抗赤霉病为主的抗病、抗逆选择”的技术思路,先后育成了一批中抗赤霉病的大面积丰产小麦品种,比如“苏麦”3号,这是国内外公认最好的赤霉病抗源。 此后,我国还开展了一系列以“苏麦”3号和“望水白”等为供体的抗赤霉病育种工作,但收效平平,因为抗赤霉病性和综合丰产性的矛盾始终难以协调。 对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爱宏提出,在传统育种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针对特定目标和性状改良,能解决传统育种解决不了的问题,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种源可控,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扬麦”33号因此“出世”。 “‘扬麦’对赤霉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但多数并不携带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Fhb1基因,具有独自的抗性遗传体系。在对20多年育成品系抗性结果及遗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把Fhb1基因导入‘扬麦’背景协同提高抗病性和丰产性的育种策略。通过多组合大群体选择,终于育成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号,该品种还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高德荣说。 近10多年来,“扬麦”科研育种团队坚持以解决生产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培育了早熟高产品种“扬麦”23、耐迟播高产品种“扬麦”25、优质弱筋品种“扬麦”24、强筋品种“扬麦”29等,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主导品种。 目前,该科研育种团队正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运用,致力于培育新一代综合抗病性更强、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品种,努力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 “我们新培育的‘扬麦’39号,综合性状更突出,几乎找不出明显的缺点,将在今年秋播投入生产。”高德荣表示。(过国忠 刘大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乳业投资“福州澳牛”进行约定
- 探访中国红曲酒之乡 保护传承特色文化
- 中国鲁酒论坛在山东省聊城市举行
- 遵义市汇川区森林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制售假酒案
- 三元食品半年度净利1.84亿 同比增长47.32%
- 多个新规6月实施 白酒“新国标”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
- 中国白酒如何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
- 中国鲁酒论坛在山东省聊城市举行
- 宁夏奶牛DHI测定覆盖率22%
- 运城市盐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销毁假冒伪劣物品
- 探访中国红曲酒之乡 保护传承特色文化
- 宁夏图兰朵葡萄酒小镇项目已完成一期种植260余亩
- 新乳业将收购“福州澳牛”新公司55%股权
- 桂酒产值将冲刺100亿元规模 打造大单品势在必行
- 宁夏图兰朵葡萄酒小镇预计9月底封顶
- 中国白酒如何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
- 益力多乳品佛山新工厂建成竣工
- “烟台2022青岛啤酒节”在旅游大世界盛大开幕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产区2021年出口葡萄酒货值再创新高
- 桂酒产值将冲刺100亿元规模 打造大单品势在必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