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视登《国家地理》 为你探秘6次捧回“食品诺奖”的现代牧业
现代牧业,食品诺奖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上央视登奶牛养殖企业,多次受到媒体关注,地理的现代牧央视与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媒体都给予了大力度报道,为探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媒体眼里的秘次这片“不一样”的牧场。 航拍镜头下的食品诺奖现代牧业蚌埠牧场 中国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 现代牧业自2005年成立,至今,上央视登在全国建成万头规模牧场26个,地理的现代牧奶牛存栏近23万头,为探是秘次中国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 CCTV9-纪录频道《超级工程》第三季“纵横中国”拍摄的食品诺奖蚌埠牧场 以现代牧业旗下的安徽省现代牧业蚌埠牧场为例,牧场占地近3500亩,上央视登建有8个全封闭的地理的现代牧泌乳牛舍,整个牧场的为探牛群数量达到4万头,成为亚洲最大的秘次单体牧场,更吸引了国际媒体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的关注。 美国《国家地理》镜头下的犊牛岛 种养加一体化 零距离2小时 自创立之初,现代牧业便独创和确立了“种养加一体化、零距离2小时”的生产模式,即“牧场在草场里、工厂在牧场里,牛奶从挤出到加工2小时完成。” CCTV9-纪录频道《超级工程》第三季“纵横中国”拍摄的转盘挤奶器 把现代化的加工厂建在规模化的牧场里,把规模化的牧场建在配套的牧草场里,不仅实现了一、二、产业的有机融合,还实现了全产业链、各环节无缝链接,生产过程全面监管。 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的模式,保留了牛奶中最为珍贵的活性营养物质,使现代牧业成为国内首家UHT灭菌奶和巴氏杀菌奶同时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企业。 CCTV9-纪录频道《超级工程》第三季“纵横中国”拍摄的液奶生产线 生态循环农业 变废为宝成为现实 现代牧业立足于资源化循环利用,以无废弃物排放为目标,构建起一条“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发电—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每期牧场都配建了大型沼气发电设施和粪肥综合利用设施,采用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模式,将万头奶牛的粪污吸收、消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国家地理的记者Tracie McMillan参观了现代牧业蚌埠牧场后写到:现代牧业“从农田到牛舍、从挤奶厅到装瓶车间,几乎没有废弃物,这一切都是‘一个全国的典范’。” CCTV9-纪录频道《超级工程》第三季“纵横中国”拍摄的牧草种植基地 好奶源成就好牛奶 现代牧业凭借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牛奶品质,从2014年至2019年已经连续六年捧得了素有食品业“诺贝尔奖”之称的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Monde Selection)金奖,刷新了世界范围内纯牛奶的获奖记录,并且获得了大会特别奖——国际高品质奖杯。 大会主席Patrick de Halleux表示“现代牧业纯牛奶连续获得Monde Selection金奖,意味着现代牧业牛奶的品质已经稳定达到了国际食品评价基准的较高要求,也意味着现代牧业的牛奶获得了各国认可的品质通行证。” 我国乳制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牧业正以规模化、现代化和标准化,满足着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生产比肩世界品质的优质奶源,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纯真鲜活的营养与健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元食品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乳业发展
- 灵武携手企业打造西北地区高端乳制品加工厂
- 黑龙江林甸现代化养牛助力奶业振兴
- 伊利以标准打造乳业标杆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 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乳业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 “去食品化”股东意见不一 贝因美引深交所关注函
- 三元 乳品加工的关键在哪里
- 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23年间增长逾300%
- 河北省137批次乳制品抽检全部合格
- 疫情不解捐赠不停 蒙牛持续保障武汉方舱医院乳品供应
- 中国奶业瞄准前沿科技 展开国际合作
- 首农食品集团推出送奶员送菜服务
- 宁夏吴忠市推进奶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 我国首个生乳用途分级技术发布
- 液态奶市场渐趋饱和 奶酪或成我国乳制品市场增长点
- 国产常温纯牛奶部分指标超进口奶
- 奶茶中吃出蟑螂 小伙向店家讨说法
- 雀巢推出全新适合全家亲和吸收的A2奶粉——“雀巢怡运”“舒淳”
- “雀巢爱思培”学生营养产品全线升级探索健康未来
- 进博会的伊利声音:引领合作寻求共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