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有望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制种
本报讯 我国杂交稻年种植面积约1600万公顷,杂交制种年约需商品杂交稻种子2.4亿公斤,水稻实现年种子生产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有望不过,大规现下“箱式制种”的模机主流模式,因无法实现制种的械化混播混收,严重依赖人工,杂交制种而导致了种子生产的水稻实现“缺口”。4日,有望记者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大规历经6年,模机中心曹孟良研究员团队率先提出了杂交稻制种混播混收策略,械化将工程雌性不育恢复系应用于机械化制种,杂交制种成功解决了雌性不育水稻不能繁殖的水稻实现难题。日前,有望曹孟良课题组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平教授课题组合作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水稻》。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将水稻雌性可育基因、花粉失活基因、荧光筛选标记基因等3基因的连锁“表达盒”,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雌性不育水稻中。杂合的转基因水稻在自交结实后,通过光电分选,可获得纯合的雌性不育水稻,用于杂交稻机械化制种。而另一部分携带转基因的杂合种子,则能用于雌性不育水稻的繁殖。由此,成功解决了雌性不育水稻不能繁殖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了杂交稻种子生产的混播混收。“我们利用了转基因技术‘中转’,但最终产出的是非转基因杂交稻种子。”曹孟良强调。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启动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获得了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利用袁院士的工程雄性不育系,结合工程雌性不育系,最终育成了适合机械化制种的第三代杂交稻。”曹孟良说。这也意味着,我国有望实现杂交稻大规模机械化制种。(俞慧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在呼和浩特启动
- 集安市专项检查婴幼儿配方乳粉
- 河北细化完善措施推进奶业振兴发展
- 科技助力中国乳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 高光亮相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峰会 伊利引领产业再升级
- 合肥市区联动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源头市场检查
- 恒大农牧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分享全球化之道
- 邢台建设高端奶源基地全产业一体化发展
- 贝因美大国品牌发布暨新爱加上市大会在浙江湖州举行
- 俄乳制品有望在第三季度出口中国
- 陕西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 精准饲养技术助力发展绿色奶业
- 三元全新广告片诠释新鲜品牌态度
- 三元食品半年度净利1.84亿 同比增长47.32%
- 三元全新广告片诠释品牌新鲜态度
- 我国奶业发展迈向多方共赢
- 内蒙古召开奶制品商品条码应用培训会
- 君乐宝坚持质量零容忍 追求零缺陷
- 进博会同款纯牛奶月销量猛增36倍
- 陇县打造200亿元生态羊乳产业集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