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罐”里的“大食物观” 内蒙古全力做优做强奶业
内蒙古是中国奶罐全国名副其实的“奶罐”。这里地处“黄金奶源带”,大食拥有13亿亩天然草原、物观3000万亩人工草地,内蒙2021年,古全全区奶牛存栏143.4万头、优做业牛奶产量673万吨,强奶均居全国首位,中国奶罐奶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0亿元。大食中国人喝的物观牛奶,每5杯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内蒙 打造世界一流、古全全球最大的优做业绿色智能制造样板基地,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工业板块核心启动区目前已具雏形,强奶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项目、中国奶罐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项目、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项目、伊利智造体验中心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智能制造区布局常温、低温、冰品、奶粉、鲜奶、奶酪六个业态,建成后将形成集中连片的现代乳业智能制造工厂群。 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面积最大的基地——台基营苜蓿草种植技术攻关基地,3000亩苜蓿已完成头茬收割。 兴安盟科右前旗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扶持民族特色奶食品产业。 从排名世界前十的龙头乳企——伊利、蒙牛,到全区各地的乡村、农户,内蒙古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内蒙古出台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扶持补贴力度空前加大。国家专项资金和自治区财政在奶业振兴方面的投入预计每年将达到22.5亿,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真金白银的投入将吸引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到奶业振兴上来。 九条政策措施包括对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补贴,对使用专项债新建奶业发展园区予以支持,对龙头企业生鲜乳加工增量进行补贴,对龙头企业利用生鲜乳喷粉进行补贴,对利用性控胚胎培育高产奶牛进行补贴,对新增规模化苜蓿草种植进行补贴,设立奶牛疫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乳业创新平台建设,设立奶业振兴基金。九条政策措施将为内蒙古到2025年实现奶畜存栏达到350万头只,奶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的目标,率先在全国实现奶业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内蒙古全力做优做强奶业,为推动国家奶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内蒙古味道”。 (李卓 王晓博 闫晨光 马建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仑苏有机奶引领中国乳业发展新航向
- 《中国的奶业》白皮书公布
- 冷柜里的就一定都是真正的好鲜奶吗
- 冷柜里的就一定都是真正的好鲜奶吗
- 我国首个生乳用途分级技术发布
- 安徽市监所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查工作
- 澳优乳业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40.5%以上
- 甘肃引进1503只澳洲种用奶山羊
- 河北细化完善措施推进奶业振兴发展
- 江西金薄金特配粉配方注册获批
- 十年来首次亏损 麦趣尔遇扩张难题
- 喝牛奶是个“技术活”
- 恒大农牧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分享全球化之道
- 贝因美全面提升母婴渠道掌控力
- 整合上游奶源 贝因美将成立合资公司
- 呼伦贝尔稳步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 第34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 “雅乐迪配方粉”涉嫌虚假宣传
- 黑龙江推进乳制品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 中国乳业仍面临八方面不足 行业需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