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管阳镇天竹村延伸甘薯产业链
4月29日,福建福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天竹村甘薯地里,省宁该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员陈伯勇在指导农民整地,德市并了解甘薯种苗需求量。管阳甘薯陈伯勇说:“工作队共引进甘薯实验新品种20多个,镇天竹村确定了出粉率高、延伸抗病性强、产业产量高的福建福鼎‘福薯604’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目前天竹村甘薯种植户全部完成品种更新,省宁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德市” 甘薯是管阳甘薯管阳镇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常年种植“铁薯”,镇天竹村导致种性退化,延伸易发生“甘薯瘟”,产业甘薯产量也逐年下降。福建福鼎村民叶国雄说:“种植‘铁薯’已经20余年了,早已习惯了它的种植方式,刚开始大家担心新品种能不能适应天竹区域的气候,迟迟不敢试种。”面对种植户的疑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员走访甘薯种植户,宣传“福薯604”,采取“引进试验-示范展示-技术培训-现场指导-逐步推广”的方式,逐渐帮助种植户建立信心。“原来都是我们追着农民种‘福薯604’,现在是农民主动要求我们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陈伯勇说,现在越来越多种植户感受到“福薯604”的优势,也获得了种植新品种带来的收益。管阳甘薯产业由此完成了“一级跳”。 延伸产业链是管阳甘薯产业的“二级跳”。在天竹村天竹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番薯粉丝加工厂内,一袋袋甘薯淀粉进入生产线,经过加工,摇身变成了一根根细细的粉丝。在甘薯收获季节,往往会遇到阴雨天气,不利于薯粉加工晒干,针对这一问题,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帮助管阳天竹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淀粉、粉丝两条加工生产线,及烘干房、冷藏库建设项目各一座。由此,管阳加工的甘薯生粉、粉丝也从福鼎本地自产自足扩展到销往蕉城、福州等地,带动当地品牌“闽薯丰”“金粉丝佳”“满香野”走出大山,原本属于带动性质的天竹园专业合作社,逐步成长为福鼎唯一一家专业甘薯产业育苗及生产加工基地,如今,天竹周边8个行政村的甘薯种苗由该合作社提供,同时还推广到太姥山、店下等乡镇,年加工鲜薯1000吨以上,生产甘薯淀粉200多吨、甘薯粉丝粉条100多吨,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随着产业链完善,甘薯产业实现了“三级跳”,即带动贫困户。天竹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杰说:“帮扶工作队在村里培育优质薯苗30万株,建立农民田间学校,每年培训农户300多人次。3年间,天竹村甘薯亩产量由原先的每亩500公斤至1000公斤增长到了每亩2500公斤至3000公斤,产量翻两番。仅天竹村种植户,由最高每亩收入5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至2000元,平均每年带动整村增收近300万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和贫困户增收。 据了解,2018年,福鼎市委整合福鼎市直单位干部、各级驻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科技特派员、茶企技术能人、乡镇(街道)包村干部等力量422 人,组成68个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每个工作队由 5名至10名干部组成,并由科级干部带队,采取“大村联小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帮扶3个至5个村,实现福鼎市250个村全覆盖帮扶,推动乡村振兴。 (蔡雪玲 周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心系奶农 疫情期间山东益膳房集团确保“不断收 不断供”
- 社区生鲜配送当前现状如何?社区团购模式如何解决生鲜痛点?
- 小步优鲜什么时候上线的?小步优鲜社区团购模式是怎样的?
- 小方法教您训练幼犬乖乖大小便
- 心系奶农 疫情期间山东益膳房集团确保“不断收 不断供”
- 新冬60号亩产740.8公斤 再创南疆小麦单产纪录
- 社区生鲜配送当前现状如何?社区团购模式如何解决生鲜痛点?
- 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 真正确保颗粒归仓
- 首个国际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 多吃粗粮或可影响血糖和血压 预防心脏病
- 水稻新品系“赣菌稻1号” 可高效节肥减药
- 商洛市商南县打响“虫口夺粮”保卫战 保障秋粮生产安全
- 澳优乳业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63.8% 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
-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将藜麦作为主粮 成为中国主粮补充
-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藏粮于地 旱涝保收
- 第一代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优薯计划”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 鹤山海关查获304盒禁止进境液态奶
-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将藜麦作为主粮 成为中国主粮补充
- “渭麦9号”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年平均亩产330公斤
- 生鲜电商与生鲜店共存?生鲜电商平台对社区生鲜店有何影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